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日前在安徽合肥举行,作为主要组成之一,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暨第二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20日下午在安徽创新馆举行。论坛以“工业互联 智领未来”为主题,重磅发布了中国云制造指数和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还邀请了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5G时代的工业互联网新突破。
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聚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仅设置了长三角一体化展区,也设置了专题论坛——工业互联网高端论坛暨第二届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这也是世界制造业大会平行论坛之一。
此次论坛是贯彻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有关政策文件的重要活动,将加快提升安徽省工业互联网产业水平,赋能数字经济发展。据介绍,通过论坛活动,将开展长三角地区工业互联网工作的交流合作,着力整合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的优质资源,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和协同创新升级。
去年9月,2018长三角工业互联网峰会暨G60科创走廊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工程启动大会在上海市松江区举行。从此,一张工业互联网串联起了九城市,其中合肥的“作用”是激发人工智能对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推动活力,“途径”是借助中科大类脑国家实验室、科大讯飞智能语音国家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目前已有五家合肥本土企业入围首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专业服务机构推荐目录。
此次论坛上,中国云制造指数和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正式发布。其中,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为81.18,安徽两化融合发展总指数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次赛迪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基础环境、工业应用和应用效益三方面。其中,广西、安徽和上海等地的发展总指数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安徽、浙江、江苏等地的工业应用指数均超过90,处于国内第一梯队,安徽以99.52位列全国第一。
此次论坛首度发布《中国云制造指数》,2018年我国云制造发展水平为33.1,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云制造发展领航区和排头兵,云制造指数为36.5,浙江、江苏、上海和安徽跻身前十。业内人士分析,企业借助云制造着力提升质量、效率和创新能力,竞争力明显增长。
此次论坛大咖云集,来自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微软亚洲研究院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院所的专家纷纷作主旨演讲,内容涉及云制造、量子信息、通信、智能制造等多方面。
作为量子信息学的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带来了《量子计算机的研究进展》的主旨演讲。他在演讲中多次提到合肥本土企业本源量子。“本源量子是中国第一家以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开发和应用为核心的公司。”郭光灿表示,中科大量子实验室的科研能力是国际领先的,依托这一科研优势,合肥诞生了一批量子企业,具有非常光明的产业前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也表示,新的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已经在全球展开,“智能+”的时代正在到来。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社会各领域的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迎来重大变革,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借助新技术将迎来大幅提升。
【关闭窗口】